By 张婷
2017年9月27日清晨5:10,萌基金远征林芝小分队在西安机场集结完毕,赶飞机奔赴林芝。到达林芝一下飞机就看到伟色老师(藏语阳光的意思)的笑脸。她给我们带上哈达表示欢迎。萌基金林芝远征就此拉开帷幕。
萌基金自2011年起为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小学捐赠并搭建了图书馆。如今学校改建,图书馆在百度集团等企业的帮助下,扩建得更大了。藏书不仅包括了中文书,还有不少的藏文图书。在七彩梦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音乐、手工、舞蹈、运动方面的才能。学校还请了藏族非遗项目舞蹈表演艺术家来教孩子们跳舞,传承非遗文化。
在孩子们上课期间,我们也考察了孩子们的宿舍。孩子们的宿舍内务整理也得到了附近驻藏部队官兵们的指导和帮助,学会了保持宿舍的整洁干净,也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国家对藏区的援助还是很不错,周边的农民、牧民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因为教育、吃住国家承担了,家庭负担也减轻了。
在校园里,孩子们的热情、淳朴也一直感动着我们。孩子们见到我们,会主动地跑到我们身边,对我们敬礼,叫“老师好”!午间休息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聊天,孩子们都抢着要和我们拍照。我们都被热情的孩子们淹没了。孩子们为我们唱起《党的恩情比海深》,悠扬的歌声在操场边回荡。
下午我们走访了贫困学生家。通过这次家访,我们更真实地感受这些孩子的生活,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父母对孩子学业的支持!我想和大家分享3个关于这些孩子的故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关心他们!
故事1:嘎松措加的家庭是个大家族,有兄弟姐妹7人。小加加排行最小,上面还有4个哥哥,2个姐姐。家里的每个孩子读书都特别好、特别勤奋,他有个哥哥已经考取内地的学校,在内地念初中。嘎松措加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昌都搬到了林芝,每天都打零工赚钱。父亲前段时间还受了伤,断了三根肋骨。现场家庭条件也是很贫困,我们坐的地方也是晚上一家人睡觉的地方。这次同去的热心萌友徐焕离开前把随身携带的现金当即全部交给了嘎松措加的家长。
故事2:玉贞原先并不在我们的计划内。到了学校,老师希望我们能去看看这个孩子。玉贞家租住在镇政府旁边楼房的一个房间里。我甚至都没有看到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平时由奶奶照顾玉贞。因为一场意外,玉贞2岁左右时被开水严重烫伤,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大小3次手术。接下来还需要进行2次植皮手术,每次手术的费用都需要3-5万。当我们问奶奶以后会继续支持孩子上学吗?奶奶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告诉我们孩子特别喜欢读书,有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耽误了学习就会急得哭。因为每次手术需要全身麻醉,这也影响到了孩子的记忆力,学过的东西容易忘记。家里人会安慰她,这是因为生病,不需要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但小贞贞会跟家里人吵架,跟家里人说这是在歧视她,她要更努力。孩子的坚强让我们眼圈发红!于是我们连夜和萌基金执委会主席协商后,决定把玉贞加到我们的资助名单中。第二天,玉贞妈妈也特地请假来学校跟我们相见,感谢我们对玉贞的支持。
故事3:今年一年级的索朗旺久妈妈去世,爸爸离家出走,目前只有外婆在照顾这个孩子。舅舅特地赶到学校和我们相见,希望我们能持续资助这个孩子。舅舅本人也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外甥,希望他能坚持学业。
到达林芝的当天晚上,萌基金远征小组将为孩子们准备好的奖学金、奖状和其他物资带去学校分发。第二天学校老师利用课间操时间把全校师生召集到操场上。我向大家介绍了萌基金,跟孩子们讲了讲我们这次带来的物资、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多读书,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当孩子们独自踏上人生旅途,从事各行各业的时候,也能想起个人对这个社会的责任,能够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热心萌友17级同学崔凌莺Lynn和我的Partner、也是萌基金多年的理事丁翠琳一起给孩子们发了奖学金和奖状。随后丁丁和贫困学生家长单独开了家长会,告诉家长们一定要支持孩子们把书读下去,我们会尽力帮到大家。会后,我们又具体了解了每家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并做了记录。把资金分发下去后,工作小组做了记录,并让老师、学生家长们做了签收。
离开学校,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是湿润的。